欢迎访问中国品牌建设工作委员会! | 中国品牌建设工作委员会主办! |     今天是: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中国品牌建设工作委员会 > 品牌上榜 > 个人品牌 >
黄德明 广东汉山锁业集团董事长
新闻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他,实业报国,为振兴民族工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创办了汉山锁业,有着“粤西锁王”的美名;他,用实业支撑办教育,奉献爱心,创办汉山学校,服务贫民学生,十年沧海桑田,十年育人不倦,如今已是桃李芬芳满天下;他,朴实无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的儿子,致富不忘回报故乡,带领家乡人民勤劳致富奔小康;他,德高望重,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优秀企业家”、“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杰出企业家”等诸多荣誉称号,他就是曾经连续二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民营企业家、广东汉山集团董事长黄德明先生。

  勤奋拼搏 艰辛创业 成就“粤西锁王”

  黄德明出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的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回乡务过农、当过拖拉机手。之后在县二轻马踏农具厂(后改名为电白二轻马踏锁厂)当过11年的临时工。当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祖国大地,振兴民族工业的号角吹响的时候,当时年轻的黄德明再也按耐不住了,他决心为振兴民族工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于1984年4月1日找了几位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商量兴办一家制锁厂,大家出钱出力,在当时一共凑了28万元,算是基本的启动资金,他们不畏困难,勇敢执着,用决心和行动,得到了电白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县二轻局和工商局也为他亮起了一路绿灯,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们就办好了一切有关手续。
说干就干,黄德明带着几条白手起家的汉子,因陋就简,租凭马踏区食品站废弃的猪仓作厂房、清场地、买材料、进设备……工作井井有条,而且办事效率相当高,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制锁厂(当时名称是电白二轻制锁二厂)就开始正式投产了,速度之快,质量之高,让人惊叹!
厂房虽不大且条件简陋,但在黄德明的带领下,几个干劲十足的年轻人,却凭着自己的勇气和独特个性,让人吃惊的壮大起来了,并呈现出稳定、高速、高效的发展势头,而且产品很快销往全国市场,更让人惊喜的是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市场业绩,针对这种情况,令黄德明和他的伙伴们兴奋不已。他们决定,扩大规模,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
  1989年12月,在电白二轻制锁二厂创办二年后,他们实现了第一次跨越,决定把岭门荒废多年的旧卫生院购买过来,办起了第二家锁厂;因此形成了二驾齐驱的制锁企业格局,为了加强企业统一管理,1993年12月,两家制锁厂组成了“广东电白汉山锁业有限公司”。后来,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1997年11月广东电白汉山锁业有限公司正式定名为广东省电白汉山锁业集团公司。
表面看起来,从电白二轻制锁二厂到广东电白汉山锁业有限公司再到“广东省电白汉山锁业集团公司”。似乎一切都很顺利,其实,以黄德明为掌舵人的“汉山人”是经过了勤奋拼搏和艰辛的创业过程的。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由于当时资金匮乏,场地狭隘等诸多原因,加上当时大大小小制锁企业林立,竞争相当激烈,对当时“汉山”锁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为改变企业停滞不前的现状,掌舵人黄德明决定:“狠抓质量,创造品牌”。1988年,“汉山”商标注册成功,2002年,“汉山”牌弹子顶锁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2003年“汉山”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成为茂名市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尝到培育自主品牌的甜头后,2004年,汉山锁业有限公司第一次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认定“中国驰名商标”的申请。几年来,“汉山”人秉承一股执着追求的信念,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09年摘取中国驰名商标,创造了茂名地区地方企业的一个奇迹。
  “汉山”创立品牌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企业谋求发展的过程。今天的汉山集团自有资产已由当初起步的28万元发展到现在的超亿元的资产,生产能力也由2条生产线增至58条生产线,品种开发,也由单一的铁顶锁发展到6大系列70多种规格的“汉山”牌系列。目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东南亚、澳洲、北美洲、欧洲等地,成为粤西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锁业生产基地。因此,“汉山”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德明也被誉为“粤西锁王”。公司先后荣获“中国优秀制锁企业”、“中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185项殊荣。同时,汉山锁业集团创造了茂名市企业九个第一;董事长黄德明先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劳动模范,并连续当选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奉献爱心,用实业支撑办教育,创办接纳留守儿童的汉山学校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快速发展,令世人瞩目,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真正实现了国富民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各项建设之所以能迅速得到如此之大的发展,是因为有一支强大的建设队伍,他们的功劳是功不可没的,那就是现在的时髦词“农民工”。“农民工”背井离乡,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对于他们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平等待遇,特别是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这就是“农民工”们的心痛。据权威统计,目前我国战斗在各项各业的农民工人数已达到2.5亿人,而他们相当一部分子女却成为了留守儿童。他们得不到父爱、得不到母爱,最重要的是他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据一份来自教育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在很多乡村,留守儿童占57%,而这些留守儿童中,以隔代监护为主的(随公婆、外公外婆生活的)占79%,随父辈们生活的占12.4%,随旁系亲属生活的7.7%,随其他生活的占0.7%。从这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其实是“农民工”对待子女们的无奈之举。
  看到农民工们为子女抚养、教育问题揪心发愁,汉山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德明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谁家没有子女呀?看到农民工的子女们因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而得不到父爱、母爱,更谈不上能接受好的教育了。黄德明觉得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尤其对农民工的留守子女更不公平。他说:“农民工”为祖国的建设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他们的子女更应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于是,在2002年黄德明决定:为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解决留守儿童的就学问题,拿出所有的积蓄,在电白县岭门镇四季岭下购买了230亩地,创办一所集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于一体的全日制学校——汉山学校。
  创办汉山学校花费了黄德明先生的毕生精力,从学校规划、设计到监工建设布置等大小事情都亲力亲为。他说:“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教育子孙后代的头等大事,马虎大意不得”。一方面,要创建好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必须做到安全无隐患,万无一失。”这就是黄德明的风格。汉山学校现有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没有集资,更没有要国家一分钱投资,全部是由黄德明董事长用实业支撑办起来的教育,学校已建成小学部、中学部两个学部。每个学部都按照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要求进行科学合理布置,优雅舒适。学校现有教学班86个,就读学生4800多人,教职员工300多人,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在汉山学校就读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民工的子女,据学校统计,小学部留守儿童占61%,中学部留守儿童占49%,基本符合黄德明先生创办学校为贫民服务,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初衷。
  对于一个干实业的企业家来说,不把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生产和市场中去,而去办教育,这个投资大、回报低,甚至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当时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现在终于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汉山学校自创办以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惠民办学的指导思想,着力解决农民工留守子女和边远农村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努力打造学校的品牌和特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还实行普九教育,高中、学前教育则与当地一费制的标准收费。学校成立了助学基金和奖学金制度,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并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还资助上专A线以上的学生圆大学梦。
学校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发展思路办校,按照现代化学校的要求,学校各种教学设施设备配套齐全,有化学仪器室、物理仪器室等教学辅助功能室80多个,可容纳500-900人的阶梯教室两个。小学六年级教室及中学每个教室均装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具有远程教育功能;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学校各种教学仪器、图书、资料齐全。为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汉山学校创办十年来,办学成绩显著,充分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和政府部门的肯定和高度认可,学校被评为了“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学校”、“广东省红领巾示范学校”、“茂名市优秀民办学校”、“茂名市美丽校园”、“茂名市书香校园”、“茂名市民办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茂名市安全文明校园”、“茂名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电白县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优秀学校”、“电白县朝阳读书活动先进学校”、“电白县先进德育学校”…….学校教学质量排在全县前列,综合评价连续多年荣获“一等奖”。
  十年的艰辛付出,终于得到了社会、各级政府的高度赞扬和肯定,看到学校所取得的一系列显著成绩和孩子们一张张天真浪漫的笑脸,黄德明露出了欣慰和幸福的笑容。

  担当责任 关注民生 力尽所能回报社会
  1989年,黄德明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电白县最早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民营企业家。1998年,2003年,黄德明又连续二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入党和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的黄德明,深感责任重大,他说:“社会的认同,群众的信赖,党和政府的期望,我都不能辜负,我一定要当好一名带头人,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服务。担当责任,力尽所能回报社会。”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自己的美好人生和价值。
  黄德明有一句哲理名言就是:“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该出手时就出手”。尽心尽力给予帮助。二十多年来,他慷慨解囊资助当地修路、办学和发展“三高”农业不下几百万元。安置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二百多人,接收社会待业青年六百多人,安置照顾孤寡残疾人共二十多人。
  随着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黄德明也时刻牵挂着尚未脱贫致富的家乡父老。把推动家乡建设、关注民生疾苦,支持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2003年,黄德明为了家乡群众的嘱托,回到马踏镇龙湾村担任支部书记,带领家乡群众致富奔小康。在他担任支部书记期间,他制定乡规民约,大刹赌博歪风,带头捐资建设,修建村部办公楼,通村公路,民生健康娱乐场所。新农村规划建设等,使龙湾的村风村貌焕然一新。他在家乡拥军优属,扶危济贫,赢得了家乡父老的一致认同和赞扬。
  熟悉黄德明的人都说:“黄德明哪像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呀,简直就是一个十足的人民公仆。”
黄德明荣获过很多荣誉,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电白县十大公益杰出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劳模”、“行业杰出企业家”等等,可见,黄德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村官、作为企业的创业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所以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尊重,享有这么多社会荣誉是当之无愧的。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中国品牌建设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 2012-2022 中国品牌建设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直播地址(ADD):北京小汤山度假村    联系电话(TEL):010-83358658